面对“逆全球化” APEC利马会议有哪些回应浏览数:29次
2016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周期间举行了一系列峰会,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及工商界代表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亚太自贸区、互联互通、服务业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其中,推动亚太自贸区进程以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会议关注的焦点议题。 警惕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11月18日,为期两天的APEC部长级会议结束。会议在亚太自贸协定谈判,尤其是坚定捍卫贸易自由化方面取得了进展。与会部长在联合声明中呼吁反对保护主义,推动亚太地区实现高质量及包容性的经济增长,促进开放的世界贸易。 根据本届会议的主题 “高质量增长和人类发展”,APEC部长会议通过了写入对抗保护主义、实现开放型经济等内容的部长声明。这份声明强调要更有效地广泛传达贸易及开放市场的好处。 声明要求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推进贸易自由化来纠正财富分布不均的现象,同时,考虑到美国下一任总统特朗普反对自由贸易、扬言要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立场,APEC成员经济体的各位部长重申了对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与承诺。 与会部长确定了新的推动地区经济融合的协作倡议,重申贸易开放政策是经济持续复苏并推动增长的根基。围绕取消环保产品关税的《环保货物协定》,会议强调将为在今年年底达成协议而努力。部长们还决定就惠及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继续交换意见。此外,部长们还强调了继续执行“反对保护主义政策”、消除造成市场扭曲的各种措施的承诺。秘鲁商业部长费雷罗斯指出,这些政策得到了APEC所有成员经济体的一致支持。 之所以部长会议如此反对保护主义,乃是出于对反全球化思潮的警惕。正如秘鲁总统库琴斯基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所说的那样,全球贸易在过去两年中已停止增长,如果各国封锁本国经济,情况会变得更糟。他指出美国大选表明自由贸易受到越来越强烈的抵制,这对全球经济构成威胁。同时,库琴斯基还把6月的英国脱欧公投作为贸易保护主义趋势正在全世界变得流行的证据,警告那些想要推动贸易保护的人避免重蹈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覆辙。 引领全球化进程 建设亚太自贸区的愿景在2006年越南河内召开的APEC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上正式启动建设进程。本次APEC利马会议完成集体战略研究,又将亚太自贸区建设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APEC会议是亚太框架下推动区域贸易投资合作的重要平台,成立于1989年的APEC目前共有21个成员,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经贸合作机制。数据显示,APEC各经济体人口总量约占世界人口的40%,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分别占全球的57%和48%。当今世界局势动荡、经济减速及保护主义抬头都对APEC产生不利的影响,今年APEC峰会把主题定为“高质量增长和人类发展”,就是表达了对当前严峻形势的关切。本次部长级会议如期完成了亚太自贸区集体战略研究,审议通过了《APEC服务业竞争力路线图》,路线图确定了到2025年前的服务业发展目标和一系列行动。其中,《亚太自贸区集体战略研究报告》评估了亚太自贸区潜在经济影响和社会效益,盘点了实现亚太自贸区的各种可能路径,找出了贸易投资壁垒并进一步明确了把实现亚太自贸区作为下一阶段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标。关于亚太自贸区的研究是APEC今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秘鲁外长卢纳在会上表示,各成员经济体需要在不断努力强化经济的同时克服挑战。为此,需要依靠亚太经合组织的力量,重申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主张,促进商业、强化技术与经济合作等支柱作用。 毫无疑问,此次APEC利马会议提出要在亚太地区实现高质量增长,离不开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只有这两个一体化良性发展才可能实现全球及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贸易保护主义只会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在上周举行的APEC利马会议上,无论是工商界人士还是专家学者都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提出了批评,表明继续推进两个一体化进程,实行平等、自由的贸易政策,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